四川省2006年10月教師資格證考試教育學真題及答案
一、單項選擇題(本大題共20小題,每小題1分,共20分) 
1.《學記》上說:“不陵節(jié)而施”,這句話體現(xiàn)了( ) 
A.啟發(fā)性原則 
B.循序漸進原則 
C.因材施教原則 
D.鞏固性原則 
2.教師自覺利用環(huán)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對學生進行熏陶和感染方法是( ) 
A.榜樣和示范 
B.陶冶 
C.修養(yǎng) 
D.說服 
3.德育過程是對學生的知、情、意、行的培養(yǎng)提高過程,其實施順序是( ) 
A.以“知”為開端,知、情、意、行依次進行 
B.以“情”為開端,知、情、意、行依次進行 
C. 以“行”為開端,知、情、意、行依次進行 
D.視具體情況,可有多種開端 
4.教師的表率作用主要表現(xiàn)在( ) 
A.言行一致 
B.衣著整潔 
C.舉止端莊 
D.談吐文雅 
5.中國采用班級上課制始于1862年于北京開辦的( ) 
A.京師大學堂 
B.京師同文館 
C.北京大學 
D.清華大學 
6.教育要適應人的身心發(fā)展的順序性,做到( ) 
A.因材施教 
B.抓關鍵期 
C.長善救失 
D.循序漸進 
7.學生個體的主觀能動性是其身心發(fā)展的( ) 
A.生理前提 
B.客觀條件 
C.動力 
D.物質(zhì)前提 
8.“教學有法,但無定法”,這名話反映了教師的勞動的( ) 
A.復雜性 
B.示范性 
C.藝術性 
D.創(chuàng)造性 
9.我國中小學與學生家庭保持聯(lián)系的最主要的方式是( ) 
A.家長學校 
B.家長委員會 
C.通訊聯(lián)系 
D.家長會 
10.可使學生在較短時間內(nèi)獲得較多的系統(tǒng)的連貫的知識的教學方法是( ) 
A.談話法 
B.講授法 
C.討論法 
D.讀書指導法 
11.課堂播放教學法主要有兩種,它們分別是演播法和( ) 
A.現(xiàn)場直播法 
B.錄制播放法 
C.插播法 
D.程序教學法 
12.學生知識學習的過程分為四個階段,其中第二個階段是\( ) 
A.領會 
B.保持 
C.分解 
D.定向 
13.“教育目的應當由人的本性、本能需要決定”這種觀點屬于( ) 
A.辨證統(tǒng)一法 
B.個人本位法 
C.社會本位法 
D.實質(zhì)教育論 
14.教育目標一般分為三大類,它們分別是認知領域、能力領域和( ) 
A.情意領域 
B.特殊能力領域 
C.思想品德能力領域 
D.審美知識領域 
15.“教是為了不教”,這句話說明( ) 
A.學生只是教師在教育實踐中的對象 
B.學生受教育的過程是一個由外向內(nèi)的傳導過程 
C.發(fā)揮學生的主動性同發(fā)揮教師的主導作用一樣重要 
D.學生受教育的過程,不是一個由內(nèi)向外的主動作用過程 
16.處于生理上的“激變期”的學生是 ( ) 
A.小學生 
B.初中生 
C.高中生 
D.大學生 
17.課的結(jié)構(gòu),是指一節(jié)課包含哪些組成部分以及時限性和相互關系( ) 
A.各組成部分的順序 
B.各組成部分的時限 
C.應完成的任務 
D.各組成部分的順序、時限和相互關系 
18.根據(jù)一定的教學目的組織學生到一定場所,通過對實際事物進行觀察、詢問以獲取知識的教學活動形式被稱為( ) 
A.實習作業(yè) 
B.參觀 
C.輔導 
D.實驗實習 
19.教師所表現(xiàn)出來的最突出的角色是( ) 
A.“教員”角色 
B.“心理醫(yī)生”角色 
C.“榜樣”角色 
D.研究者角色 
20.按照馬克思觀點,教育起源于( ) 
A.人的動物性本能 
B.人的無意識的模仿 
C.生產(chǎn)勞動 
D.動物競爭的本能
二、多項選擇題(本大題共5小題,每小題2分,共10分) 
21.加涅將問題解決分為四個階段?( ) 
A.提出問題 
B.評斷 
C.明確問題 
D.形成假設 
E.檢驗假設 
22.學科課程的特點是( ) 
A.有利于教師教授知識 
B.有利于學生學習、鞏固 
C.重視直接經(jīng)驗 
D.忽視學生的興趣的需要 E.加深學科分割的程序 
23.教育影響可分解為( ) 
A.教育制度 
B.教育媒體 
C.教育內(nèi)容 
D.教育手段 
E.教育目的 
24.古代教育所具有的特點是( ) 
A.階級性 
B.等級性 
C.初等教育得到普及 
D.中等職業(yè)教育大發(fā)展 E.體力勞動與腦力勞動分離 
25.教學計劃的基本內(nèi)容的組成部分包括( ) 
A.教材的深度和結(jié)構(gòu) 
B.學科順序 
C.學年編制的學周安排 
D.課時分配 
E.教材的內(nèi)容和范圍
三、名詞解釋題(本大題共5小題,每小題3,共15分) 
26.教育目的 
27.隱性課程 
28.道爾頓制 
29.發(fā)現(xiàn)法 
30.在集體中教育原則 
四、簡答題(本大題共6小題,每小題5分,共30分) 
31.民主型師生關系的主要表現(xiàn)有哪些? 
32.課堂管理的原則有哪些? 
33.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方式主要有哪些? 
34.教育對文化的作用主要表現(xiàn)在哪些方面? 
35.素質(zhì)教育主要有哪些特點? 
36.家庭具有哪些教育功能? 
五、論述題(本大題共有2小題,其中第37題12分,第38題13分共25分) 
37.聯(lián)系實際,論述我國課程改革的發(fā)展趨勢. 
38.聯(lián)系實際,論述教學相互依存的規(guī)律.
